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9378.“惟独摩西可以走近耶和华”表通过总体上的圣言所实现的主在百姓当中的结合和同在。这从“走近”和“摩西”的含义清楚可知:“走近”是指主在百姓当中的结合和同在,如下文所述;“摩西”是指总体上的圣言(参看9372节)。“摩西可以走近”之所以表示通过圣言所实现的主在百姓当中的结合和同在,是因为“走近”在灵义上表示通过爱结合;那些彼此相爱的人就结合在一起,因为爱就是属灵的结合。来世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所有人都照着对从主所获得的良善和真理的爱而结合在一起。因此,整个天堂就在于这种结合。走近主或与主结合也是这种情况。那些爱主的人就与祂结合,并且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致当他们在天堂里时,可以说就在祂里面。所有基于信之真理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都爱主,从而通过爱与祂结合,因为基于这些真理的良善是从主发出的,事实上就是主(约翰福音14:20, 21)。
不过,要知道,人不能靠自己走近主并与祂结合;相反,主必走近这个人并与他结合。然而,由于主将人吸引到自己这里来(约翰福音6:44; 12:32),所以表象是,这个人靠自己走近并结合。当此人停止作恶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因为停止作恶由人自己或自由意志决定。此时,来自主的良善正在流入;它从不缺乏,因为它存在于一个人从主那里所拥有的生命里面。但伴随这生命的良善只有在邪恶被移走的情况下才被接受。主在百姓当中的结合和同在通过圣言实现的原因是,圣言将人与天堂相联结,并通过天堂与主相联结。因为圣言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那些在教义和生活,或信和爱上持守这真理的人,就是持守从主发出的神性,从而与祂结合。由此明显可知,“惟独摩西可以走近耶和华”表示通过圣言所实现的主在百姓当中的结合和同在。
“走近”表示结合和同在的原因是,在来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完全取决于属思维和情感的内层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273-1277, 1376-1381, 9104节)。此外,每次远离主或走近主,完全取决于从主所获得并展示给主的爱和由爱所生的信之良善。所以,每个天堂都照自己的良善亲近主;反之,每个地狱都自己的邪恶远离主。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就灵义而言,“相近”和“走近或亲近”表示结合,如在下列经文中:
凡求告耶和华的,就是以真诚求告祂的,耶和华便与他们相近。(诗篇145:18)
“相近”表示同在和结合。又:
你所拣选、使他亲近的,这人有福了!你必住在你的院中。(诗篇65:4)
“亲近”表示结合。
又:
耶和华啊,求你亲近我的灵魂,救赎我!(诗篇69:18)
又:
耶和华跟心里破碎的人相近。(诗篇34:18)
耶利米书:
他们必使我的百姓听我的话,又使他们回头离开恶道和他们所行的恶。我岂为近处的神呢?不也为远处的神吗?(耶利米书23:22, 23)
显然,“近处的神”是指着那些停止作恶的人来说的,而“远处的神”是指着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来说的。摩西五经:
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的,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利未记10:3)
“在亲近的人中显为圣”表示在那些通过源于圣言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而与主结合的人当中。耶利米书:
他们的显贵者必是他们自己中间的一个,掌权的必从他们中间而出。我要使祂走近我,祂也要走近我;不然,谁心里能担保亲近我呢?(耶利米书30:21)
这论及主,主是那“显贵者”和“掌权的”;“走近耶和华”是指与祂合一,因为神性走近神性无非是合一。
2715.这里有两个奥秘:第一,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第二,这种模糊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关于第一个奥秘,即: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个奥秘从前面(2708节)关于对比属天人和属灵人的状态的论述明显看出来。这两种状态的对比使得这种模糊变得显而易见。对属天人来说,良善本身被植入其心智的意愿部分,光从那里进入理解力部分。但对属灵人来说,整个意愿部分都被毁灭了,以致他们根本没有来自意愿的良善;因此,主才将良善植入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参看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2124, 2256节)。拥有生命的,主要是人心智的意愿部分,理解力部分则从意愿获得生命。因此,既然对属灵人来说,意愿部分已经被如此毁灭,以至于无非是邪恶,而邪恶持续不断地从意愿部分流入理解力部分,也就是流入思维,那么很明显,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那里的良善是模糊的。
这就是为何属灵人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主,因而没有作为一切敬拜中的基本要素和良善从主流入的渠道的那种谦卑,因为一颗傲慢的心永远不能从主获得良善,唯有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属灵人也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他们的邻舍,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爱不断从他们心智的意愿部分流入,模糊了那爱的良善。凡对此进行反思的人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到这一点:他在帮助别人时,为的是世俗的目的;因此,他可能不是有意识地这么做,却仍在思想回报,要么从他所帮助的人那里得到回报,要么在来世从主那里得到回报;他的良善就这样被邀功的思想,或欠他东西的感觉玷污了。还有一个事实能证明这一点,即:每当行了什么善事时,他若能叫人知道,从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就处于其生命的快乐了。但属天人爱邻胜己,从不思想回报,也不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
此外,与属灵人同住的良善因说服性的信仰而变得模糊;这些说服性的信仰是各种假设或原则的产物,而各种假设或原则同样来源于对自己和世界的爱。至于他们在信的问题上的说服性信仰是何性质,可参看前文(2682, 2689e节)。这也是来自其心智意愿部分的邪恶的流注的产物。
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不像属天人那样从任何感知来认识真理,而是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以及他生来所进入的教义来认识真理。当他添加了他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某种东西时,感官及其错觉并理性及其表象,或说感官印象和逻辑能力通常占上风,使他几乎不能像属天人那样承认任何纯粹的真理。尽管如此,主仍将良善植入那些看似真理的事物,即便这些真理是纯粹的错觉或真理的表象。不过,这良善会因这类真理而变得模糊,因为良善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自己的具体性质。这就像阳光照到物体上。接受光的物体的性质使这光在那里看上去有某种颜色。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适宜和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美丽的;但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不适宜,因而是不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丑陋的。良善本身以同样的方式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一种具体性质。
这个奥秘还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属灵人不知道邪恶是什么。他几乎不相信除了违反十诫的行为外还有其它邪恶存在,也没有意识到情感和思维的无数邪恶,又不反思它们,或称其为邪恶。凡恶欲和放纵带给他的快乐,他都视之为良善,而不是别的。他实际上追求并赞成爱自己的快乐,还为之辩解;殊不知,这些快乐影响、塑造他的灵,他在来世会完全变成这个样子。
这一切反过来表明,属灵人不知道良善是信的本质,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本质上的爱和仁,即便整部圣言几乎只论述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良善。至于被他视为本质的信,除非他通过大量生活经历确认了它,否则他所知道的,就是讨论它是不是真的。属天人从来不讨论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并感觉它是真的。这就是为何主在马太福音中说:
你们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马太福音5:37)
因为属天人拥有真理本身,而属灵人却争论它的正确性,或说属天人就处于属灵人所争论的真理本身。属天人因拥有真理本身,所以能从这真理看见属于它的无数事物,因而从光可以说看见整个天堂。但属灵人却争论真理的正确性,所以只要这样争论,他们就无法抵达属天人之光的最远边界,更不用说凭他们的光看见任何东西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